搜书

第四节 转型之四:中国改革寻求新突破

作者: 迟福林   时间: 2010-04-26    已有人阅读过

发展对改革出题,改革为发展开辟道路,这是中国转型与改革的基本逻辑。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发展方式转型提出挑战,也使中国改革再次处于重要历史关口。

1. 30年改革再次面临历史性抉择

中国30年前开启的第一次转型与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中国也由此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但是今天,面对发展方式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改革不得不面临新的历史抉择。

1)后30年中国改革走向何方。这一问题在近年来始终是学术界和社会不断讨论的问题,与改革为了什么、改革的主线是什么、改革的动力来自哪里等问题不断地被提出。应当说,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好像又回到了改革初期人们提出的一些基本问题上。这种现象表明,中国改革已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了,需要结合社会的阶段性变化对改革本身重新进行审视和作出前瞻性的安排。

2)改革模式面临历史性转换。近年来,社会对改革的质疑客观上增多。从2003年的SARS危机以来,社会对国有企业改革、公共服务领域的改革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这些讨论在很大程度上表明,第一次转型与改革的“经济改革单兵突进式”的模式已经走不下去了。这些观点主要有三种:第一,仅仅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会使改革患上“综合疲劳症”,改革攻坚久攻不破成为当前改革面临的突出问题。第二,改革常常被扭曲变形。新阶段利益主体多元化了,处理不好利益关系问题,改革往往达不到预期目的。第三,改革缺乏共识。由于改革成本与改革收益的不匹配,传统的改革已经很难形成共识,要形成“大家喜欢的改革”迟福林中国应进行以公平为目标的第二次改革[R北京:在“2010·中国新视角高峰论坛”上的讲话,2010-2-3,需要改变传统的改革模式。 

专栏1.7:理论界对改革的几种疑虑 

 李佐军认为,改革30年一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改革经验,另一方面带来了“改革疲劳症”。“改革疲劳症”对今后的改革和发展极为不利,必须引起高度警惕。当前的“改革疲劳症”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改革的质疑在增加;二是改革的动力在减弱;三是对改革的畏难情绪在增加。

孙立平认为,近些年来,利益已经成为扭曲改革的一个基本因素。在利益扭曲机制的作用之下,每一次涉及大多数人利益的改革最后往往都成为一场利益或财富掠夺的战争。改革的扭曲变形,使得一些改革的走向已经不是朝着一种新体制的建立,而是不合理的利益瓜分。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改革的共识在破裂,动力在丧失,而且社会群体结构已经产生深深的裂痕,政府宏观政策也往往进退失据。

胡舒立认为,民众对改革的认识变得纷纭复杂,甚至评判对立,改革的共识难以凝聚。究其原因,除了社会利益多元,改革已过普惠阶段,不能不归因于“整体改革”的滞后。只有重建“整体改革”的框架,把握并协调短期、中期、长期改革的目标,坚定市场经济改革的方向,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并以卓绝的胆识和气魄推进法治社会的建设,中国方可奠定长治久安的基础,民众方有持久幸福的可能。

资料来源:李佐军警惕“改革疲劳症”[N第一财经日报,2008-7-9;孙立平改革共识基本破裂,人民需休养生息[J三农中国2006-11-11;胡舒立重建“整体改革”共识[J中国改革,201012

来源: 中国改革论坛 [关闭] [收藏] [打印]

分享到:
联系方式(欢迎推荐图书、作者、原创)
电话:0898-66189066
邮箱:info@cird.org.cn
作者:迟福林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03月
定价:49.00元元
© 中国改革论坛网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琼ICP备10200862号 主办单位: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建议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 技术支持: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Design by Ciya Intera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