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书

第五节 在积极的社会政策中推进发展型社会体制建设

  时间: 2010-05-15    已有人阅读过

长期以来,我们在社会建设和社会问题的解决上,存在“重政策调整,轻体制变革”惯性,解决短期问题的办法多,解决长期遗留问题的办法少,使本应可以解决的某些社会问题,由于体制改革的滞后,一直未有根本改观。未来几年是社会发展的加速期,也是社会矛盾的凸发期,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关键是在出台积极社会政策的同时,更要加快和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形成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加强公共就业服务

把解决劳动就业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既要实施积极的劳动就业政策,更要加快构建发展型的劳动就业体制,以及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1. 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化与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双重就业压力

就业乃民生之本。由于人口规模和结构发生变化,再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及经济发展和就业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给就业带来巨大压力。

1)人口规模增加,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劳动力抚养负担加重。未来几年,我国人口仍然保持增长态势,但老龄化程度将显著提高,整体抚养负担加重。2015年开始,我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在达到峰值之后,绝对数量和比例都从增长的趋势转而逐年减少。虽然有利于发展的“人口红利”期还会保持一定时间,但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速度将逐渐减慢,不仅低于发展中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而且低于北美发达国家。同时,劳动年龄人口内部的年龄构成也趋于老龄化。

在计划生育政策和特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下,我国人口转变过程被高度压缩,老龄化速度较之于其他许多国家要快得多。而且,我国的问题更特殊:老年人口总量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仅表现在人均GDP的经济发展上,而且还表现在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发展方面上。同时,过大的区域、城乡差异使得这个问题更为复杂。随着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劳动力比例降低,对消费倾向起到拉低的作用。未来五年左右将是我国人口结构转变的一个关键阶段。为应对这种结构性变化,必须在劳动就业体制和公共服务体制等方面做出战略性的制度安排(图4.3)。

4.3 我国劳动年龄人口预测(单位:千人,%

数据来源:UN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New York2008 

2)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就业问题更为突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就业形势愈加严峻,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08年我国城镇失业人数88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而2009年《社会蓝皮书》显示,我国城镇的实际失业率为9.4%

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就业压力大的问题始终存在。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特别是沿海地区,受外需萎缩、人民币升值和生产成本高企的影响,一些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或关闭减员,明显收缩了就业空间。

来源: 中国改革论坛 [关闭] [收藏] [打印]

分享到:
联系方式(欢迎推荐图书、作者、原创)
电话:0898-66189066
邮箱:info@cird.org.cn
© 中国改革论坛网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琼ICP备10200862号 主办单位: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建议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 技术支持: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Design by Ciya Intera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