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书

坚定不移地扩大消费

  时间: 2010-05-18    已有人阅读过

首先谈一个问题,现在很多人认为中国是靠出口、靠外需来拉动经济增长。我个人不赞同这种说法。回顾一下改革开放30年的数据,即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改革开放以来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部分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可以明显看出,改革开放以来大部分时间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高。具体来讲,19792008年的30年间,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最高的年份只有3年,投资对GDP增长贡献率最高的年份有8年,除此之外19年的时间都是最终消费对GDP增长贡献最高。我们还可以换一个角度分析,出口曾经在1978年、1979年、1983年、1984年、1985年、1992年和1993年对GDP增长处于负拉动状态,今年肯定也处于负拉动,即共有8年的时间中净出口对经济增长是负拉动。投资基本上是正拉动,但是在1981年也出现了负拉动。30年里只有消费对经济增长始终保持正拉动的积极作用。

既然如此,为什么很多人认为中国经济是靠出口拉动呢?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想法呢?我觉得主要原因是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出口增长确实比较迅猛。2001年中国出口总额只有不到2500亿美元,但2008年达到了14000多亿美元,翻了四倍。出口增长很快,导致了很多人认为中国经济主要是靠出口拉动的。按照我的看法,中国加入WTO以后,导致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自身的比较优势。这种迅猛增长确实对国际贸易造成了一定冲击。但是,从中国自身经济发展模式看,我觉得中国从来不是外需主导或者是靠出口拉动,国内需求(投资和消费)始终是经济发展中的主要拉动力。

既然如此,为什么中央在应对这次金融危机中,还要提出以扩大内需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选择呢?这是因为,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外需严重不足,而这又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或者说不以我国的意志为转移。在这种形势下,只有依靠继续扩大内需。2009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坚持扩大内需为主和稳定外需相结合,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温总理讲得更明确,要扩大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我个人认为,中国扩大内需政策可以概括为三个“为主”,即外需同内需相比,以扩大内需为主;在内需中,投资需求同消费需求相比,以扩大消费需求为主;扩大消费需求中,政府消费同居民消费相比,以扩大居民消费为主。近年来,我们主要是以这三个“为主”扩大内需的。

扩大投资和扩大消费都可以拉动经济,但是作用是有差别的。扩大投资有其好处,主要是政府可以掌握主动权,把握节奏和力度,更重要的是投资见效快、拉动力强,也能够有效缓解经济发展的瓶颈。地方和企业扩大投资的积极性比较高,各地都希望能上项目。但是扩大投资也有一些弊端,比如可能引发重复建设,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中央的重视。国务院批转了一个通知,专门讲减少重复建设的问题。另外,还可能形成金融风险。我们的投资是以银行贷款为主,以中央政府投资为主,以大企业、央企为主,可能形成金融风险。此外,这种财政性投资政策难以长期持续。

从扩大消费来看,有利方面是可以有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我们党执政为民,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最高目的。另外,扩大消费能够促进经济良性发展,扭转投资过高的趋势,还可以缓解国际贸易摩擦压力。弊端方面,政府不太容易掌握发展态势,影响消费的不确定因素比较多,同时见效比较慢。

因此,我觉得2009年中国拉动内需的“一揽子”计划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点:

第一,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为了实现GDP增长8%的目标,考虑到消费见效需要比较长的时间,2009年以来主要是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从前三个季度来看,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越来越高,越来越明显。2009年的一季度还是消费贡献率最高,但是上半年投资贡献率就超过消费。一到三季度投资的贡献率更高,达到了94.8%,相对应的GDP的增幅是6.1%7.1%7.7%,投资拉动的效果确实非常明显。

第二,主要把增加购买力作为扩大消费的长期着力点。目前,影响消费的主要原因就是购买力,也即收入问题。要改变这一点需要做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改革国民收入分配制度,调整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二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别;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保覆盖面和待遇。这是扩大消费的根本大计,治本之策,同时也是一个比较长期的持久过程,是一个逐步见效的过程。对这一点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第三,千方百计开拓城乡市场,扩大消费。既然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购买力是一项长期工作,那么我们就不应消极等待国家的宏观政策见效,而是要在现有购买力基础上,千方百计开拓市场,扩大销售,为经济增长添砖加瓦,一点一滴地做贡献。2009年,全国商务部门主要做了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个是扩大农村消费。中国的消费潜力在农村,因此扩大农村消费还能够比较快地见效;第二是扩大社区消费,社区消费规模目前相对比较薄弱;第三是扩大升级换代消费,比如说汽车、家电的以旧换新,鼓励加快淘汰使用期比较长的产品;第四是扩大信用消费,尽管信用卡是造成西方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中国的信用消费比重很低,2009年专门有政策鼓励信用消费;第五是扩大节庆消费,这是中国文化的特点,中国的节庆消费占很大比重,且有很高的潜力。这五个方面的工作已经起到比较明显的效果。比如说在农村发展连锁店,2009年已经新建或改建了10.5万个连锁店,819个配送中心。截至20098月底,全国累计建设了36万家连锁化农家店,覆盖了84%的县、87%的乡镇和44%的行政村。我们国家长期以来都是城市市场零售额增长幅度高于农村市场,但是2009年发生了变化,19月城市零售额增长幅度低于农村。为了扩大城市社区消费,2009年中央财政对于早餐工程、家政服务网络工程、标准化菜市场提供了支持。家电下乡中标流通企业网点已经基本覆盖了全国所有县乡。这些政策主要体现在20081230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里。为了配套,24个省区市建立了专项资金21个亿,加上中央政府给了60个亿的专项资金,家电下乡150个亿的财政资金,还有汽车、摩托车以旧换新的70个亿,2009年各级财政投入改善消费有几百个亿。20091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1%,有人认为还是低于去年,消费不足。但是如果扣除物价因素,今年实际增长17%,是改革开放30年来排名第二的零售总额实际增长率(1985年实际增长17.2%)。

最后,我想简要说明,既然中央把扩大消费作为长期战略方针,我们就必须要研究相应的政策体系。目前中央有积极的财政政策,也有适度灵活的货币政策,但是消费政策、流通政策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内容。我希望在座的学术界和政府、企业的朋友关注这个问题。既然要把消费作为主导,要研究消费主导型的国家,那么我们的消费政策就非常重要,希望大家认真研究消费政策方面的问题。 

[作者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商务部原党组成员、部长助理]

来源: 中国改革论坛 [关闭] [收藏] [打印]

分享到:
联系方式(欢迎推荐图书、作者、原创)
电话:0898-66189066
邮箱:info@cird.org.cn
作者:迟福林 殷仲义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01月
定价:69.80元元
© 中国改革论坛网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琼ICP备10200862号 主办单位: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建议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 技术支持: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Design by Ciya Intera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