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书

继续深化改革应坚持的几个原则

  时间: 2010-05-23    已有人阅读过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新的发展,实现宏伟目标,仍然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总结30年改革开放的丰富经验,可以提升我们的思想认识,得出今后进一步深化改革应坚持的一些原则。

一、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 

我国改革前最突出的体制特征是高度集中。由于这种体制是按照特定的思想观念建立的,因而如果没有思想观念方面的变化,任何改革都是难以设想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78年前后我国开展了以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为核心的思想解放运动。通过广泛深入的讨论,社会各界基本形成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共识。可以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能够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次思想解放运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的“闸门”,但改革走向何方、如何深化,当时并不明确。这种不明确主要是由于传统理论和观念的束缚,特别是把计划经济、单一公有制与社会主义直接画等号等理论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必然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这次思想解放是以邓小平同志1992年的南方谈话为标志展开的。通过这次思想解放,评价改革开放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深入人心,“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的理念成为共识,为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奠定了思想基础。此后,改革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推动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改革开放30年思想解放与实践的互动过程表明,解放思想不仅是改革开放的先导,也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法宝。今天,继续深化改革,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根据社会实践的进程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

二、坚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探索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财富主体的理念深入人心,从而使社会经济生活充满生机与活力。

始于1978年的农村改革,就是源于农民的自发性改革。我们党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于农民的这种创新实践迅速给予了支持和鼓励。随着1982年中央“1号文件”下发,大规模的农村改革迅速推开。继农村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和成功之后,社会各方面的改革探索不断推进。一是以乡镇企业崛起为代表的江苏省苏、锡、常地区,形成了传统体制下的社队企业转型的苏南模式。二是以利用海外侨资发展加工贸易为主发展起来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模式,并对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产生了示范效应。三是基本按照市场机制发展起来的浙江温州的民营经济,展现出旺盛生命力和强劲发展势头,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四是以北京中关村为代表的民营高科技企业,融合了市场机制和知识密集的双重优势,展现了新经济因素孕育和成长的趋势。这些成功探索极大激发了人民群众创造财富的热情,并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了重要基础。

实践证明,从早期的长途贩运、搞活商品流通到个体服务商户的大规模发展,从允许私人雇工到私营企业快速发展,从农村社队企业“副业”补充到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从经济特区“来料加工”到“三资”企业迅速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领域的突破、每一步的深化,都是尊重实践、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的结果。尊重实践、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体现。今天,不断克服思想束缚和现实障碍,继续深化改革,妥善应对和处理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必须继续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实践探索作为体制创新的重要基础。

三、坚持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取向 

我国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探索和解决社会主义实践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与矛盾的过程中逐步演进的结果,是尊重历史发展规律的正确选择。

改革开放初期,在计划经济中引入商品经济的概念,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一个新命题。而在传统计划经济思想根深蒂固的情况下,要形成明确的市场经济理念并作为改革目标,只能随着实践探索的深入展开才能实现。不过,由于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就是市场,市场机制就是商品交换通过“看不见的手”指引来实现,商品经济在逻辑上必然会被现代市场经济所取代。我国改革开放要引入和扩大商品交换关系,也就决定了实际进程的市场取向。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大规模推进到乡镇企业的崛起,从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到各种非国有经济的成长,多元化的市场主体不断发展壮大;从农副产品市场放开到一般消费品以至生产资料市场放开,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断扩大。市场取向的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提高了经济效率,增加了社会财富,使市场经济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可以说已是众望所归。

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到党的十四大,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表述不断深化,这反映了社会经济关系逐步演进的过程。这些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表述尽管有所不同,但其共同点都是为市场取向的改革开拓理论和实践探索的空间,因此经济体制改革才能不断突破传统理论和惯性思维的束缚,始终坚持改革的市场取向。正是这种坚持,为1992年中国经济体制跨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楚河汉界”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天,我们应对新的问题和挑战,仍然需要这种坚持,需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四、坚持以对外开放推动制度创新 

对外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不仅直接推动了我国社会由封闭半封闭走向全方位开放,而且始终与经济体制改革相伴前行、相互促进。上世纪80年代初沿海经济特区的创立,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尽管创立特区的初衷主要基于利用国外资金、技术并借鉴管理经验,但实际运行的结果对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是深远的。

经济特区引入境外私人投资,发展合资、合作、外商独资企业,率先形成了多元所有制结构。同时,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更多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大大加快了特区经济的市场化进程。此外,配合引入境外投资,经济特区率先进行了培育和发展土地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的尝试。这样,经济特区就成为改革开放的实验场。它的成功不仅直接推动了整个沿海地区开放战略的形成,并最终促进了全方位对外开放,而且通过对整体经济的示范和传导作用,成为启动大规模市场取向改革的先导。

进入21世纪以来,以加入世贸组织为标志,我国不仅在融入国际经济循环中获得更加广泛的发展空间,而且在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中获得体制创新的动力。我国清理和改革大量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和法律,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府行为进一步规范,推动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五、坚持以人为本,使老百姓得到实惠 

坚持以人为本,要求尊重每个社会成员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的正当权利。我们在改革初期就明确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改革的最终目标。改革的起点和主要内容就是正确处理国家、集体(或企业)与个人之间的经济关系,使人民能够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得到实惠。农村承包经营责任制、企业利润留成和股份制的普遍推广,极大地调动了社会成员创造财富的积极性,推动了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扭转了社会供给长期短缺的局面,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实践证明,坚持以人为本,使人民在改革发展中得到实惠,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改革得以成功推进的坚实基础。当前,我国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新时期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方针。几年来,中央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目标,充分体现了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精神。

来源: 中国改革论坛 [关闭] [收藏] [打印]

分享到:
联系方式(欢迎推荐图书、作者、原创)
电话:0898-66189066
邮箱:info@cird.org.cn
作者:高尚全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03月
定价:39.80元元
© 中国改革论坛网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琼ICP备10200862号 主办单位: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建议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 技术支持: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Design by Ciya Interactive